霞浦“糖塔”:奢侈的回憶
吳師傅制作“糖塔”。
吳師傅的“糖塔”印模。
制作“糖塔”。
寧德網消息(蔡榆 文/圖)“糖塔”是霞浦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每當臨近中秋,當地的街面上總能見到各種色彩艷麗、造型各異的“糖塔”。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塔”已逐漸從主街道中“隱退”,甚至“躲到”了路邊小攤。
多年來,筆者在此尋覓“糖塔”藝人,了解這個瀕臨失傳的民間工藝……
霞浦位于我省東北部,東瀕東海,西接福安,北鄰福鼎、柘榮,西南與寧德、羅源、連江隔海相望,素有“海疆重鎮(zhèn),閩東門戶”之稱,是閩東最古老的縣,素有“海濱鄒魯”的美譽,有著悠久的民間文化。
據《霞浦縣志》載,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建溫麻縣,隋開皇九年撤并于原豐縣。唐武德六年復縣,改名長溪(一作復置溫麻縣),不久遷治連江,改稱連江縣。長安二年,與連江分治,復置長溪縣。唐開成年間分設感德場(后升為寧德縣),宋淳祐五年分置福安縣。清雍正十二年升為福寧府至清末,素為閩東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中華民國2年(1913年)廢府留縣。
“糖塔”的傳說
關于“糖塔”的歷史起源,在當地是這樣傳說的:
明嘉靖年間的一個中秋夜,倭寇圍攻松城(即現在的霞浦城關),由于當時增援力量尚未到達,戚家軍便組織當地青年,用繩綁起石頭在路上拖曳,以石頭的碰撞響聲、人們的吶喊聲給城外的倭寇一種迷惑,讓他們誤以為城內兵馬眾多。當地民眾制作“光餅”作為抗倭將士的食物,但光餅畢竟干硬,于是又制作糖塊以作佐餐。后來,倭寇退去,松城保住了。直到現在,當地在中秋節(jié)時,尚有曳石過街的傳統(tǒng)。當然,用于佐餐光餅的糖塊也被人們視為吉祥物流傳下來,只是后來逐漸演變成“糖塔”。
筆者走訪時,在一冊名為《芳草緣》(孔慶榮先生編著??紫壬鷷r系《霞浦文史資料》主編)的集子上,見到的相關說法也不外乎如上文所述,只是孔慶榮先生認為:倭寇敗退后,當地人認為這種糖塊是吉利平安的象征,后來經過藝人的加工,演變?yōu)閮号槿⒓{聘的吉祥物,文中稱,起先也只有造型簡單的“鴛鴦”“公雞”及福、祿、壽、喜等,年輕人訂婚時,男方要送給女方各色小糖人100個,謂之“百喜”。這些小糖人僅兩三寸高,這就是“糖塔”的前身。
孔先生稱,由于年代的演變、藝術形式的更新,這個小糖人就逐漸演變?yōu)楠毺氐奶侵乒に嚻?,其形式也逐漸從小糖人變化飛禽走獸以及七層塔、八角亭、獨角桌等,其中以七層塔最美觀。由于寶塔歷來在民間有鎮(zhèn)邪、納吉、除妖的作用,象鐵塔天王、雷峰塔,所以后世就將這些糖制工藝品統(tǒng)稱為“糖塔”。每逢中秋,長輩都要購幾個“糖塔”送給晚輩,以求吉祥平安。
盡管這樣,孔先生稱,這應該是清朝時期興起的,與抗倭一事相關聯,僅是傳說而已。關于糖塔的起源,在當地的方志上尚未找到相關記載。資料顯示,霞浦唐、宋、元、明等朝代,當地的磚瓦、制鹽、煉鑄、紡織、造紙、制糖工業(yè)逐漸得到發(fā)展,到了明代,當地的熟鐵、青絹、砂糖曾一度列為貢品。
最后的“糖塔”藝人
近日,我們三顧霞浦縣城關下弄街某號,見到了年屆古稀的吳樹旺師傅。
吳師傅身板硬郎精神矍爍,是當地惟一健在的一位既會制作“糖塔”又能雕刻印模的藝人,但他的一子四女都未繼承他的手藝。
吳樹旺祖籍福安后垅村,祖父遷居霞浦城關后,以制作糕餅為生,其父親自然子承父業(yè)。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響應公私合營時,他父親把拼鑄“糖塔”的銅鍋等工具也都貢獻出去。
自小在家耳濡目染這些工藝的他,對“糖塔”的制作心存好奇,特別是當地雕刻“糖塔”印模的老藝人虞貴榮(已故)的絕妙手藝,令他非常羨慕。當然當年他們家就是靠租用這些印模來制作“糖塔”的,要是租不到印模,就會錯過一季的銷售黃金期。
吳樹旺13歲那年進入當地的木器廠當學徒。一段時間后,他也有了一些木工基礎。善于動腦的他,看到當時出租“糖塔”印模的可觀收入,遂暗地把一些印模切開,琢磨雕刻技藝。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他逐漸擺脫了對別人模板的模仿,后來就自己創(chuàng)意進行雕刻。
“糖塔”的制作過程
吳師傅說,煮糖是整個工藝流程中的關鍵一環(huán)。煮糖必須用銅鍋,因為銅鍋比較厚,受熱均勻,這樣可以避免砂糖被燒焦。一旦糖漿焦了,不但色彩不好看,更會導致其粘性的下降,會影響糖塔長久保存。鋁鍋也可以,最好是鑄鋁,相對厚一點,但鐵鍋不行,容易生銹,會影響“糖塔”的美觀度。
據吳師傅的說法,煮糖還必須用木炭火,不能用柴木生火。因木炭主要是出于無灰、火力恒定持久的考慮,這有利于砂糖熬制后保持純正的色澤。
他將約1500克砂糖倒入鋁制直筒鍋,加入適量水,放在煤氣灶上燒煮,并加以攪拌。不到一根煙的工夫,鍋內砂糖就沸騰成液體狀了。吳師傅舀取一點鍋里的糖漿,放入一旁裝有清水的碗中,然后用手指在其中捻捉,以觀是否達到類似生桂圓肉狀,如果呈現出就意味著到火候了。整個過程約半個小時。時機成熟時,吳師傅便端起鋁鍋,迅速往準備好的各式印模里注入糖漿。
糖漿注入后20分鐘,即可拆去印模上的箍圈,打開印模各瓣,小心取出里面的糖塔。一個成品就出來了。
前后兩個多小時,包括劉海釣金錢、獅子、公雞等糖塔逐個展現在筆者眼前,個個色澤純白,晶瑩剔透,形象栩栩如生。他稱,煮糖技術好的,制作出的糖塔,可放置一年不會融化。
糖塔做工精美與否,除了煮糖是關鍵外,印模雕刻也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令人遺憾的是,如今在當地,懂得雕刻“糖塔”印模的人屈指可數。
吳樹旺搬出自己年輕時雕刻的一些印模,這些模版均由上等樟木為材料雕刻而成。其中有塔模、鷹模、鴛鴦模、公雞模等。那對鴛鴦模,拆開來是三瓣刻板,其中有一瓣系雙面雕刻,另兩瓣分開。水牛的印模,一個印模竟多達10余瓣,各部分所處位置不同,形神均不一樣。他遺憾的告訴筆者,當年父親留下的那些老版的印模,現在都不見了。
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吳樹旺說,每當中秋臨近,當地也會有師傅制作“糖塔”,但銷量遠不如從前。文革前的那幾年,他做一季糖塔的收入,可以生活半年。他說,那時人們的生活水平不高,孩子們的零食也沒有現在這么豐富,所以銷量自然就多了。孩子拿到“糖塔”,如果玩膩了,可以將它敲下來食用。而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塔”已不再為人所重視,地位逐漸從主街道中“隱退”,淪落到路邊小攤。
社會在發(fā)展,類似“糖塔”這樣的手藝走向沒落。隨著時光的流逝,不知“糖塔”是否也成為一種奢侈的回憶?
責任編輯:葉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