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具有開放包容特質(zhì)(學術(shù)圓桌)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幾千年來唯一沒有中斷、發(fā)展至今的文明。中華文明為何能夠保持生生不息的強大生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fā)新的生命力。”分析中華文明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深入理解中華文明開放包容特質(zhì),不僅對于我們推動中華文明創(chuàng)新發(fā)展,而且對于我們樹立正確文明觀、加強文明交流互鑒,推動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都具有重要意義。
中華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中形成的開放體系。比如,唐朝時期在文化上展現(xiàn)出五彩繽紛的景象,當時的長安是人口眾多的國際性大都會。宋元時期的貿(mào)易港泉州,不同文化、風俗之間相互融通共存,后來泉州出土的一些混合著多種文化因素的墓葬石刻就是證明。中華文明的這種開放性和包容性植根于中華文化的深層哲學觀念,如“物一無文”“和而不同”“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等哲學觀念。“同”就是“一”,也就是絕對的同一,排斥異質(zhì)的文化因素和文化成分。在中國哲學看來,“同”就不可能有生命,不可能有創(chuàng)造,不可能有發(fā)展。“和”則是不同文化成分、因素和諧共處。“和”,要求容納別人、諒解別人,進一步則是欣賞別人,也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所以“和”意味著包容,意味著開放。中國人把自己的文明理解為一個包含多種因素、可以不斷生發(fā)出新的意義和創(chuàng)造出新的價值的復雜系統(tǒng)。對新的文化因素,不會抱有恐懼和敵視的態(tài)度,而是一方面接納它們、包容它們,尊重它們的特色,另一方面把其中的一些有益成分吸收、融合進來,充實、豐富中華民族的文化。正因如此,中華文明才能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始終保持自己的生機和活力。
《論語》開篇就寫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從發(fā)展自我、賦予新意義而言,中國人把學習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論語》的第一句話表明,在中國人看來,通過學習來打開視野、提升自我是美好的事。而第二句話表明,中國人樂于接待來自遠方的朋友,并且相信他們身上必有值得學習、借鑒的地方。中國人通過學習他人和接待朋友來提升自己,追求的是文明的和諧共處與交流互鑒。
“天地之大德曰生。”在中華文化的傳統(tǒng)觀念中,人的生命和宇宙的創(chuàng)化高于一切。中華文化看重人的生活世界,關(guān)注現(xiàn)實人生的價值甚于精神領(lǐng)域的抽象理念。正因如此,對于一種外來文化是否認可,主要取決于它是否有益于民生福祉,以及它是否有益于世道人心,并不苛求其抽象理念與自己絕對相同。也就是說,中華文明對外來文化認同的著眼點是看是否有益于老百姓的福祉和社會的和諧安定。這種著眼點,正蘊含著一種文化上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不論在哪種文化中,也不論在哪個時代,人都有生老病死,都要為維持生計和繁衍后代而操勞,整個社會也都要維持一套必要的規(guī)范和秩序,都要提倡呵護后代、對人友善、敬畏自然以及敬父母、重家庭、守法律、講信用等。人類在最基礎(chǔ)的生活層面的一致以及在最基本的倫理道德層面的相通,是不同文明之間可以溝通、交流的可靠保證。
當今世界,有些人仍持有“文明沖突論”。這種論調(diào)基于西方傳統(tǒng)觀念,著力劃清自己和他人的邊界,強調(diào)一種文明與另一種文明的界限和區(qū)別。這種論調(diào)認為,一種文明和一個人一樣,要自我認識、自我確證,就需要樹立一個與自己對立的“他者”。而中華文明的開放性與包容性,為我們觀察和思考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間的關(guān)系提供了超越“文明沖突論”的新的眼光和思維框架。人類文明并不是只有一種模式,也不是只有一條發(fā)展道路。不同文明之間并非只有相互沖突一種選擇,而是可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我們要尊重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堅持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yōu)越,共同建設(shè)開放包容的世界,夯實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chǔ)。
(作者葉朗為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25日 13 版)
責任編輯: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