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縣市頻道 周寧新聞

周寧泗橋赤巖村 移風易俗 鄉(xiāng)風文明

2020-11-06 14:21 來源:閩東日報 張文奎 通訊員 黃起青

寧德網消息(記者 張文奎 通訊員 黃起青)金秋時節(jié),走進周寧泗橋赤巖村,空氣清新、風景宜人。除了自然風光好,家家戶戶打造的“微花園”和綠水青山和諧統(tǒng)一,讓赤巖村成了一個生態(tài)優(yōu)美的“大花園”。就在幾年前,赤巖村在大家的印象里還是“臟亂差”,今昔的巨大轉變,來自村民思想觀念上的轉變。

赤巖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也沿襲了部分陋習。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赤巖村兩委將整治陋習作為移風易俗的重中之重,以黨員干部帶頭,逐戶宣傳,召開村民代表和群眾會議,修訂村規(guī)民約,創(chuàng)新管理機制,以戶試點、逐步鋪開等多措并舉開展整治活動,取得良好效果,從一個差等生逆襲成為“產業(yè)興旺、生態(tài)宜居、鄉(xiāng)風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鄉(xiāng)村振興“優(yōu)等生”。

原來,赤巖是泗橋鄉(xiāng)的第一大村,在喜事和喪事的籌辦上向來都是“大手筆”,歷史上攀比之風盛行,特別是一些繁復的習俗,讓一些家境不富裕的村民甚是難為。該村有種叫“送神飯”,指外嫁女兒在父母過世三周年后的中元節(jié),宴請親朋、鄰里中元節(jié)當天傍晚吃飯,一二十桌的客人,只需提“紙錢”過來出席。這種陋習不僅造成環(huán)境污染,也給村民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很多村民同時收到多家邀請,吃飯走過場,造成極大的餐桌浪費。

2012年,該村召開了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通過了“崇尚厚養(yǎng)薄葬,禁止大辦喪宴”的村規(guī)民約,黨員干部帶頭倡導文明節(jié)儉樹新風,組織“移風易俗”教育宣傳活動,動員群眾改掉舊惡習,簡辦婚、喪事。

村民許木雙第一個響應村兩委號召,簡辦親屬喪葬儀式。“其實,大家對這種耗時耗力耗錢的陋習也是不大推崇的,很多時候都是礙于面子,只是缺人帶頭。我是鄉(xiāng)鎮(zhèn)干部,得帶頭移風易俗。”許木雙說。有村民示范帶頭,簡化儀式隨即全面鋪開,得到了廣大村民的響應,宴請桌數由平均15桌下降到3桌左右,每桌粗略計算可節(jié)省1000元,僅此項即可為村民減少開支7萬多元。

赤巖村從2015年開始,倡導村民只在結婚當天辦一餐酒席,結婚前后兩天,僅相關辦事人員吃個便飯。這項婚慶習俗的改革平均可以為一對新婚夫婦節(jié)省2萬余元。

“這些舉措順應民意,加上之前的輿論造勢,全面推行,比較順利。通過移風易俗,村民的文明素質和凝聚力也大大提高。”赤巖村村民委員會主任周巖育說。

村民思想改變了,精力也更多的放到鄉(xiāng)村振興上來,大家意識到,讓自己有面子的不是婚喪嫁娶的大操大辦,而是村子變美,人氣變旺。

“原來街邊小巷污水橫流,村民隨意吐痰丟煙蒂,垃圾亂扔。”周巖育無奈地說,赤巖村是周寧縣與政和縣交界地帶的大村,這幾年的常住人口只增不減,村的面貌代表著整個周寧的面貌,到處都是垃圾無疑給周寧形象抹黑。

2018年,赤巖村兩委制定了“微花園”建設模式,對有意愿種植的村民進行登記造冊,村兩委發(fā)放花卉種苗,村民自備花盆、地塊并負責管理“微花園”。

村兩委對每戶種養(yǎng)綠植情況進行建檔,包村領導干部聯(lián)合村兩委干部不定期進行回訪,每季度開展“最美微花園”評選活動,給予優(yōu)勝者一定獎勵,綠植死亡率過高、消失的將取消種養(yǎng)資格。

“我們獎勵給星級優(yōu)勝者100元至200元,給他們采購種子、化肥,活動開展到現(xiàn)在,獲得星級最多的五星級人家已經達到4戶。”周巖育說。

村民魏陳祥家門口的微花園種滿了各色花卉,他說:“這塊空地以前用來晾曬衣物、堆放雜物,現(xiàn)在改成花園,干凈整潔,看著心里也舒坦。別人來我家,一直夸贊我家門口的‘微花園’,不少人還向我要花苗來種。”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微花園”的建設中。赤巖村兩委趁熱打鐵,制定了《村規(guī)民約》《村民垃圾處理責任》《保潔工作職責》,推行“收起垃圾箱,垃圾不出戶”的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還組建了一支由8名保潔員組成的保潔隊伍,實行“戶集、村收、村運”模式,于每天8時至9時,垃圾車響起鈴聲,村民們就將自家垃圾倒入垃圾車中,這種集中清運垃圾的方式有效避免亂堆亂放現(xiàn)象。

如今,赤巖村就是一座大花園,被評為2017—2019年度市級文明村,2018年被列入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村民謝秀梅說,現(xiàn)在整個村干干凈凈,門前花紅柳綠,心情特別好。節(jié)假日也有不少游客來村里散心游玩,人氣越來越旺了。

 

責任編輯:陳秋鳳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寧德網簡介 版權聲明 聯(lián)系我們 加入我們

寧德網 版權所有,未經寧德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4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號:1309374

廣告聯(lián)系:0593-2831322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新聞熱線:0593-2876799

寧德市新媒體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寧德市蕉城區(qū)蕉城北路15號閩東日報社三樓

閩ICP備09016467號-17 網絡舉報監(jiān)督專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