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頻道 國內新聞

“老安宮”一粒炒至萬元 1993年前老版為何炒出天價

2019-01-21 16:2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  

1993年前老版“安宮”為何炒出天價

  “老安宮”一粒炒至萬元 收藏難辨真?zhèn)嗡幱脙r值打折

“一粒安宮牛黃丸在拍賣行被拍出11萬元天價”的話題近日突然在朋友圈熱傳。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走訪調查發(fā)現(xiàn),在北京的確有門店在張榜高價回收牛黃丸,93年產的“老安宮”回收價格為2000元一粒。而在拍賣會上,該年份的安宮牛黃丸成交價格為15750元一粒。但是專家認為,“老安宮”的最大問題是真假難辨,而就藥用價值來看,過期的丸藥其藥效會衰減。

  暢銷

  當做救急藥物家中常備

在前門大柵欄同仁堂總店里,一進大門迎面就是安宮牛黃丸專柜。據(jù)北青報記者觀察,“新安宮”市場人氣很旺,15分鐘內就有七八位外地顧客購買。王府井丹耀大廈地下一層是同仁堂老藥鋪,銷售大廳入口處就可以看到安宮牛黃丸的大幅廣告,該藥丸專柜就設在大廳中央。

北青報記者看到,到這里咨詢、購藥的顧客絡繹不絕,口音聽上去南腔北調,都是到北京旅游、出差的外地人士。巨大的玻璃柜臺里碼放了一排一排的小紅鐵盒安宮牛黃丸,規(guī)格為每粒3g,包金衣大蜜丸,零售價格為每粒560元,生產日期為2018年7月,保質期5年。

為了方便顧客查看,藥店還專門在玻璃板底下壓著成分說明書,上面顯示,安宮牛黃丸的主要成分是牛黃、水牛角濃縮粉、麝香、珍珠、朱砂、雄黃、黃連、黃芩、梔子、郁金、冰片。有位男士一口氣買了20粒,“我來北京出差,同事托我買的。”他說。

在調查中北青報記者發(fā)現(xiàn),消費者更看重的是藥品的療效,并不在意成分里含的是犀牛角還是水牛角。

  炒作

  民間回收價2000元一粒

北青報記者調查采訪時發(fā)現(xiàn),有的兼營高價回收的路邊煙酒小店,大紅招牌上除了標明回收冬蟲夏草、黃金、老酒之外,還增加了回收牛黃丸的項目。店鋪老板明確表示,他只回收1993年以前的安宮牛黃丸,“因為1993年之前的藥丸沒有注明保質期,自1993年之后國家就要求必須注明保質期了,過期藥品就失去收藏價值”。

這位老板介紹,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安宮牛黃丸原來有一味重要藥材犀牛角,因1993年全球禁止對犀牛角的貿易和使用,犀牛角斷了來源,我國開始用水牛角濃縮粉替代,其成分、功效和天然犀牛角雖然近似,但還是有一定差距,因此,1993年前產的含有犀牛角成分的安宮牛黃丸身價大漲。

“那么1993年份的多少錢一?;厥漳??”北青報記者詢問。“2000元。”老板回答干脆利落。據(jù)了解,在2017年5月份的一場拍賣會上,1993年份的4粒安宮牛黃丸被買家以6.3萬元成交。這意味,一粒1993年份的安宮牛黃丸已經被賣到1.57萬元,炒藥客的中間利潤高達每丸1.37萬元。

  釋疑

  “天價炒作”老藥丸藥效打折

前門大柵欄同仁堂總店的柜臺售貨員表示,店里從沒有賣過老藥丸,她指著柜臺里面說:“我們一直就賣這兩種,560元的和218元的,都是2018年7月份出產的,兩種藥的區(qū)別就是一個用的天然麝香,一個用的是人工麝香。”對于網絡上熱傳的天價年份安宮牛黃丸,兩位售貨員均表示“完全就是炒作”。

還有業(yè)內專家指出,收藏“老安宮”最大的問題是真假難辨。事實上,錦盒包裝、商標等都可以作假作舊,“而如果要鑒別藥丸的真假,就要用儀器檢測蠟丸里的藥物成分,這樣一來蠟丸必然受到損壞,而藥丸也就因此失去了收藏以及再出售的價值”。

那么幾十年前的“老安宮”即使是真的還能不能吃呢?同仁堂藥店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金衣雖然可以起到保護藥性的作用,但是如果超過有效期,天然麝香、天然牛黃這些易揮發(fā)的芳香藥會揮發(fā),藥效還是會衰減。

  建議

  別把牛黃丸當萬能神藥

藥品說明書上顯示,安宮牛黃丸主要用于熱病,邪入心包,高熱驚厥,中風昏迷及腦炎等癥狀,其功效在于復蘇及保護腦,對于腦卒中等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中藥藥師建議,對于腦梗、中風、腦出血患者,在一年四個節(jié)氣時:驚蟄、夏至、霜降、冬至前后吃一粒。因為換季時是疾病高發(fā)期。平時如果覺得不舒服,比如頭暈的話就趕緊吃一丸,可緩解癥狀,避免發(fā)病。

中醫(yī)藥專家指出,雖然安宮牛黃丸歷史悠久,深入人心,但并不是萬能神藥,不建議把安宮牛黃丸當保健品。而且作為短期急救藥,痰熱癥一消失,患者清醒后就不再適用。因此無論是安宮牛黃丸,還是其他藥,都有自己的功能主治和適應癥,而非萬能。最好是在醫(yī)師或藥師指導下,不能盲目服用。

據(jù)介紹,安宮牛黃丸治療中風時需要辯證,缺血性腦中風或出血性腦中風均可使用。中風分急性期、恢復期和后遺癥期,安宮牛黃丸在治療缺血性中風病急性期痰熱證及高熱有一定作用,安全性高。(記者 趙新培)

責任編輯:劉寧芬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寧德網簡介 版權聲明 聯(lián)系我們 加入我們

寧德網 版權所有,未經寧德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4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號:1309374

廣告聯(lián)系:0593-2831322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新聞熱線:0593-2876799

寧德市新媒體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寧德市蕉城區(qū)蕉城北路15號閩東日報社三樓

閩ICP備09016467號-17 網絡舉報監(jiān)督專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