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頻道 縣市新聞 福安新聞

福安芹洋刺繡:以針作畫百年傳

2016-04-18 09:59 來源:寧德網(wǎng) 楊洋 趙巧紅

2-2

劉吉春夫婦正在撐架上固定綢布。

寧德網(wǎng)消息(記者 楊洋 見習記者 趙巧紅 通訊員 鄭祖輝 文/圖) “閨閣家家架繡繃,婦姑人人巧習針。”4月8日,在福安市溪潭鎮(zhèn)芹洋村,記者看到67歲的劉吉春和他的妻子正在趕制一件蕉城霍童客人用于迎神活動的“神衣”。

張弓搭架,一根銀針,一縷縷五顏六色的絲線在指尖穿梭,針線跳躍間,一件色彩明快、栩栩如生的工藝品便躍然布上。芹洋刺繡作品主要以人物肖像、花鳥魚蟲、動物猛獸等為主,或栩栩如生、憨態(tài)可掬,或古樸典雅、玲瓏可愛,或粗獷豪放、憨實逼真,極具地方特色。

刺繡歷史源遠流長

芹洋村位于福安市溪潭鎮(zhèn)西部,盡管交通不便,但其刺繡業(yè)卻遠近聞名,歷經(jīng)百年傳承,仍然生生不息。

“在我太婆的時候,刺繡還不是用針線,而是用筆畫出來的。”劉吉春介紹說,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用針線繡出來的工藝品相對于畫出來的更易于保存。于是,村里人便紛紛效仿。前幾輩的家庭婦女大都繡些虎頭鞋、貓兒鞋、獅子帽等小件東西。到解放初期,村中閩劇團的設立,由于戲衣、冠帽等道具易被蟲蛀腐蝕又無處添置,劉吉春的叔叔、劇團琴師劉文玉師傅便急中生智,精研出了一整套戲班衣袍刺繡工藝。隨后,他購回原料、添置刺繡的弓張單架,招收村中女工,開辦刺繡坊,開始制作冠帽、戲衣等道具,刺繡工藝日顯光大。到了文革時期,芹洋村刺繡和村中閩劇團被列入“破四舊”而停止。

文革結束后,古裝戲劇重返舞臺,村中婦女們才逐漸恢復曾經(jīng)的老手藝,閩東各地劇團爭相前來訂購。刺繡種類也從單一的戲劇服飾拓展到民宅廳堂的桌圍、壽序、“龍傘”、“神衣”及少數(shù)民族服裝、飾品等,一大批能工巧匠脫穎而出,芹洋刺繡日盛。

那時幾乎“戶戶有繃架,家家會刺繡”,全村六成以上的家庭主婦、未嫁女子都在劉吉春家族作坊中學過手藝, 劉吉春的刺繡手藝就是從叔叔劉文玉那里傳承下來的。“我與小叔劉文玉走的近,沒木匠活時經(jīng)常往他那跑,邊幫忙邊向他學習戲衣制作。”劉吉春說,在他小叔劉文玉去世那年,為了小叔及其作坊的名聲,毅然接手劉文玉之前欠下的戲服訂單,時光荏苒,這一接手就是卅載春秋。

刺繡工序復雜繁瑣

芹洋刺繡原料主要是真絲布、真絲線和麻襯,使用的工具大致有繃架、站架、擱手板、各號針、各色絲線。刺繡中的針法和線的運用尤其重要,手藝人需要巧妙地使用直繡、盤針、套針等各種針法進行刺繡。而要完成一幅完整的刺繡作品,制作過程不僅十分繁瑣,還特別耗時。一幅作品大概需要花費半個多月時間。

看似簡單的繡功,卻也很復雜,有時甚至是在考驗手藝人的應變能力。“首先要進行張弓搭架,將綢布固定在繃架上,邊緣用針線進行固定。”劉吉春說,綢布固定的緊實程度直接決定了作品的整體質量。接著描繪底稿,用筆將作品的初稿構摹到絲綢布上,它是繡品的模板。這個步驟是為整個作品打下基礎,之后的刺繡就是在這個初稿上進行描摹。

在準備好針線后,就可以進行作品最核心的環(huán)節(jié)——刺繡。一根銀針,一縷縷五顏六色的絲線在綢布上下穿梭。刺繡是一種長時間坐著操作的安靜的勞動,又是一種藝術性的勞動。刺繡者不僅要具備相當?shù)乃囆g修養(yǎng),還要懂得一些基本畫理,同時,還要有耐心細致、一絲不茍的勞動態(tài)度。

作品繡好之后,就要在綢布背面對線頭進行上漿,防止線頭脫落。接著,作品放置平整,晾干。最后,根據(jù)需要,將繡好的作品進行剪裁。至此,一件芹洋刺繡作品便完工。

“一副好的刺繡作品,最大特點是造型夸張、花色繁多、配線大膽艷麗,再輔以藍、黃、綠等顏色繡龍虎鳳之類的吉祥物,既能細膩刻畫又能粗獷表現(xiàn)閩東民間風俗,給人以富麗堂皇、雍容而雅、喜慶吉祥之感。”劉吉春說。

刺繡手藝傳承不息

30多年來,劉吉春和妻子葉愛梅始終堅持著刺繡工藝,丈夫負責搭架、設計、描繪等工序,妻子和徒弟們負責刺繡等針線活。

而隨著電影、電視等新娛樂媒體的普及,傳統(tǒng)戲劇逐漸被淡忘。“80年代末,民間的戲劇團開始一個接一個地解散,很多戲班欠我的戲服訂單錢到現(xiàn)在還沒還,戲班行當被其他債主封的封拿的拿,我常年呆村里也沒辦法,只好看形勢改接其他訂單。”劉吉春感嘆地說道。

讓人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刺繡事業(yè)中,曾寶容就是其中之一。

“當初學習刺繡,只是單純的想賺些錢貼補家用??墒菦]想到的是,經(jīng)過幾年的學習,自己竟然喜歡上了這項手藝活。每天不繡上幾針,心里都感覺空落落的。”曾寶容道出了堅持學習刺繡的原因。

“電腦刺繡是一方面,芹洋人在福安、寧德、周寧、浙江等地都開有店面,競爭多了價格只能壓低,村中年輕人都外出創(chuàng)業(yè)打工去。”葉愛梅感嘆,兩女兒出嫁后都有各自的家庭和工作,兒子偶爾還會回來幫些忙。掌握傳統(tǒng)手工刺繡技藝的劉吉春和妻子能做的只有堅守。

慶幸的是,近年來我市有關部門和溪潭鎮(zhèn)意識到了芹洋刺繡的獨特性,是項不可多得的農(nóng)村文化產(chǎn)業(yè)。如能加以轉型提升,開拓新興產(chǎn)品和市場,將有望再次成為當?shù)剞r(nóng)民增收的絕佳途徑。

責任編輯:吳圣錦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寧德網(wǎng)簡介 版權聲明 聯(lián)系我們 加入我們

寧德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寧德網(wǎng)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4001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號:1309374

廣告聯(lián)系:0593-2831322 舉報電話 新聞熱線:0593-2876799

寧德市新媒體網(wǎng)絡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寧德市蕉城區(qū)蕉城北路15號閩東日報社三樓

閩ICP備09016467號-17 網(wǎng)絡舉報監(jiān)督專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