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時代,堅定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的探索與實踐·文化篇(2)
一、“強烈的民族自信心,是我們民族精神中最穩(wěn)定的成分,使中華民族在世界上有了令人敬佩的今天。通過文化建設,弘揚民族文化傳統(tǒng),不僅增強我們的自信心,而且提高外界對我們的信心”
——習近平《擺脫貧困·閩東之光——閩東文化建設隨想》
《山海的交響》激蕩人心
“頌贊家鄉(xiāng)海山的歌聲是最壯美的。”26年過去,年逾古稀的王凌還完好保存著冰心先生1991年2月從北京寄來的親筆題詞。
原來,1991年1月,時任寧德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文聯(lián)主席的王凌,給祖籍福州的冰心先生寄去了《山海的交響——閩東抒懷》錄像帶、歌曲集和信件,請她提出寶貴意見。冰心先生隨后欣然題詞,高度評價《山海的交響》。
電視音樂片《山海的交響——閩東抒懷》,是閩東文藝史上的佳作,至今仍為閩東人民念念不忘。而催生這一藝術碩果的,正是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習近平。
當時,寧德還比較落后,無論是抓經(jīng)濟發(fā)展還是文化建設,閩東人顯得不夠自信,較有壓力。
深入基層、廣泛調(diào)研之后,習近平認為,壓力可以使人“窮則思變,知難而進”,但不希望“人們只看到窮,那樣就很容易失去信心”。
如何提振干部群眾的自信心?習近平指出,“在講壓力的時候,不要忘了講動力”,這動力來自“閩東的光彩”,一種精神、文化的支撐力量。
什么是閩東的光彩?在《閩東之光——閩東文化建設隨想》中,習近平分析道:“閩東的錦繡河山就是一種光彩。閩東的燦爛文化傳統(tǒng)就是一種光彩。閩東人民的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善良質(zhì)樸的精神就是一種光彩。認識到自身的光彩,才有自信心、自尊心,才有蓬勃奮進的動力。”
習近平還從戰(zhàn)略高度闡述了文化建設對國家和民族發(fā)展的重要性:“從整個國家來說,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在民族的延續(xù)和發(fā)展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幾千年的文明發(fā)展史中,我們已經(jīng)樹立了強烈的民族自信心,無論是在民族危亡,還是在民族昌盛時期,這種自信心都是我們民族精神中最穩(wěn)定的成分。正是這種自信心,使中華民族度過了近代史上許多內(nèi)憂外患的危機,使中華民族在世界上有了令人敬佩的今天。”
閩東的文化建設也具有同樣的意義。習近平指出:“我們有一個明確目標:通過文化建設,弘揚民族文化傳統(tǒng),不僅增強我們的自信心,而且提高外界對閩東的信心。”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思路,習近平設想,拍攝一部電視音樂片,利用電視這一現(xiàn)代化的傳播工具,展示閩東的閃光點。這樣,走向全國,把閩東之光傳播開去,“大家就會向往閩東,熱愛閩東,把心血汗水澆灌在閩東”。
1989年10月8日,寧德地區(qū)文學藝術界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寧德地區(qū)文聯(lián)正式成立。會議期間,時任省文聯(lián)副主席、省音協(xié)副主席章紹同與省音協(xié)藝術創(chuàng)作委員會主任郭祖榮向時任寧德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文聯(lián)主席王凌建議:“由省音協(xié)與地區(qū)文聯(lián)聯(lián)合創(chuàng)作一部歌唱閩東的電視音樂片。”
王凌向習近平匯報了這個想法,當即得到習近平的贊同和支持。“在閩東賓館,大家暢談了一個多小時。習書記說,這部電視音樂片要展示閩東的閃光點。有風光畫面,有歌曲,視聽結合,情景交融,雅俗共賞,形成一個閩東風味。他還建議,先按商談的內(nèi)容起草一個方案。至于題目,大家也討論了一下,初定為‘山海的交響’。”王凌回憶。
1990年1月,根據(jù)習近平“要尊重文藝創(chuàng)作規(guī)律、尊重藝術家”的要求,寧德地區(qū)文聯(lián)與省音協(xié)共同召開創(chuàng)作會議。經(jīng)過反復探討,音樂片的具體構想漸漸清晰,就是要突出四個“風”——通過優(yōu)美而有特色的歌曲演唱,反映閩東的山海風光、建設風貌和風土人情,尤其要突出反映閩東人的風格,即改革開放的博大胸懷和滴水穿石的堅韌意志。
1990年2月27日,在閩東賓館,習近平和創(chuàng)作組座談。習近平動情地說:“生活是文藝的源泉,詩歌為心靈的抒唱。大家辛苦了。”
習近平認為《山海的交響》的立意概括得很好:“這是山與海的交響,山海風光與閩東精神的交響,是歷史、現(xiàn)實與未來的交響,是力與美的交響。”并提出:“這也是藝術家與人民心靈的交響。”他希望,這些來自生活的歌曲,再回到群眾中去接受檢驗。
“20多年過去了,很多文藝工作者和我一樣都覺得,這四個‘風’的主旨和五個‘交響’的立意,高屋建瓴,放在現(xiàn)今這個時代也不過時。”王凌說。
1990年12月24日,長達50分鐘的《山海的交響——閩東抒懷》在福建電視臺演播廳舉行首映禮,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應邀參加。他說:“這部片子弘揚正氣、弘揚民族文化,使大家看到信心、前途和力量,弘揚了閩東的風格和精神,激發(fā)了群眾。”觀賞者一致認為,這部電視音樂片融思想性、藝術性、趣味性于一體,將閩東之光展現(xiàn)給了世人。
1991年2月,《山海的交響》在中央電視臺播映,在全國尤其是福建產(chǎn)生了巨大反響。同年,該片榮獲福建省第四屆電視藝術獎一等獎、全國第五屆電視文藝最高獎“星光獎”。1995年3月,又獲得福建省首屆百花文藝獎。
在閩東,不僅“山海”是“閩東之光”,畬族文化等也是閩東文化的閃光點,習近平高度重視這方面的文化建設。
1989年1月和6月,習近平明確要求,抓緊修建畬族博物館,辦好畬族研究會和畬族歌舞團,以豐富我國多民族的文化寶庫。在他的倡導和推動下,1990年10月,首屆福建省閩東畬族文化藝術節(jié)在寧德成功舉辦。
近30年過去,很多當年的親歷者依然覺得,習近平關注閩東之光,不僅在于具體的作品、場館,更在于精神力量的支撐。他有著更高遠的冀望:通過倡導弘揚閩東之光,激發(fā)閩東人民蓬勃奮進的動力;宣講傳播閩東之光,增強閩東人民的自信心,也讓遠方的人們了解閩東,促進閩東對外開放。
多出力作、佳作、大作、杰作
“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2016年11月30日,在中國文聯(lián)十大、中國作協(xié)九大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文藝工作者殷殷囑托。
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對文藝創(chuàng)作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如何更好地創(chuàng)作,就有著深邃的思考。
1992年5月19日,在福州市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fā)表50周年大會上,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明確提出,到20世紀末,福州的文藝事業(yè)要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做到“三個相適應”:與福州作為省會城市的地位相適應,與福州作為沿海對外開放城市的現(xiàn)代化建設發(fā)展程度相適應,與福州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所應起的作用相適應。
為此,他要求,“各藝術門類都要大力提高藝術生產(chǎn)力”,不僅注重數(shù)量,也要講究質(zhì)量,“爭取多出力作、佳作、大作、杰作”。針對當時的文藝發(fā)展現(xiàn)狀,他提出,各個藝術門類的創(chuàng)作要全面發(fā)展,比較薄弱的文學、音樂、影視創(chuàng)作要向屢創(chuàng)佳績的閩劇學習,大力改觀;要更多地挖掘福州的歷史和現(xiàn)實題材,突出福州的地方特色,形成一種獨特的福州風格、福州流派、“福州味”。
正是有了這樣深遠的思考,習近平的目光觸及到普通的文藝工作者身上。“不單是臺前的文藝人才,習近平書記也很關心幕后的創(chuàng)作者。處于寂寞狀態(tài)的創(chuàng)作者,恰恰是文藝精品最根本的源頭。”時任福州市劇目創(chuàng)作室主任馬書輝回憶。
受到習近平關注的,是一部54萬字的反映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先生的長篇小說,以及它的作者池敬嘉、華瑜夫婦。
“1993年5月18日,我接到市委辦工作人員的電話,說習書記希望了解福州市的文藝創(chuàng)作情況,讓我這兩天不要離開福州。”池敬嘉笑著說,一直以來他喜歡全國各地“到處亂跑”,收集、考證創(chuàng)作素材。
1993年5月20日上午8時許,池敬嘉與夫人華瑜、閩劇編劇楊基一同來到習近平的辦公室。楊基等人創(chuàng)作并由福州市拍攝的電視連續(xù)劇《馬江之戰(zhàn)》,當時在中央電視臺連續(xù)播放3次,全國各省市電視臺也相繼播放,轟動一時。
池敬嘉記得:“當時市委辦工作人員說,談1個小時左右。我還說,1個小時太多了。”哪承想,這一談,就是一整個上午。一開始,他們有些拘謹,習近平對他們說:“今天就當作聊天,我想了解一下創(chuàng)作情況。近幾年來,市委提出‘振興閩劇’之后,福州戲曲界已出了一些好作品,但相比之下,福州在小說、影視創(chuàng)作方面還顯得薄弱一些,必須迎頭趕上。”
令池敬嘉意外又驚喜的是,“習書記對歷史文化十分關心且很有研究,印象最深的是,他還提到了黃乃裳的三弟黃乃模,在甲午海戰(zhàn)中與鄧世昌一起率領‘致遠’號將士壯烈犧牲”。
“習書記說,福州是歷史文化名城,有許多厚重的歷史題材和人物值得去寫。比如二七工運烈士林祥謙、黃花崗英烈林覺民的事跡可歌可泣,很有文學價值。再比如,馬尾在中國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不僅是馬江海戰(zhàn)的發(fā)生地,也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這些歷史和人物都可以成為創(chuàng)作的源泉。”池敬嘉說,3個多小時的時間里,習近平與他們談馬尾船政、林則徐、黃乃裳等福州歷史文化、名人,給他極大的啟發(fā)。
對此,習近平談了自己的看法:“我們應該對一些歷史人物包括洋務運動的人物,給予歷史的、實事求是的評價,并在文藝作品中給予客觀、公正的反映。這樣的作品目前還很少,福州的作家不來反映福州的歷史和人物,這能行嗎?”
池敬嘉說:“對于創(chuàng)作什么,習書記不僅關心歷史,也關心現(xiàn)實。”在交談中,習近平說:“文學藝術不僅要反映歷史,而且更要善于在現(xiàn)實中尋找題材。解放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福州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如火如荼的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不少題材需要文藝工作者下功夫去挖掘、選取、提高。每一位文藝工作者都應該是改革開放的謳歌者。”
針對各個文藝門類如何全面發(fā)展問題,習近平說:“福州的文化工作在普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提高上還缺少尖子,缺乏‘拳頭產(chǎn)品’。福州市已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圍,但必須改變文藝工作者各自為政的狀況,使大家團結起來,形成‘集團軍’,這樣才能產(chǎn)生一股巨大的創(chuàng)作力量。”
1993年6月10日《福州晚報》(當時的福州市委機關報)在頭版頭條報道了“市委書記與作家暢談創(chuàng)作”,這在當時的福建乃至全國都是不多見的。
這么隆重的“陣勢”,池敬嘉始料未及:“我到現(xiàn)在還保留著當天的《福州晚報》。我沒想到,一位市委書記在百忙之中和我們幾位作家暢談了這么久;我沒想到,習書記對創(chuàng)作這么關心、這么在行;我也沒想到黨報還這么高規(guī)格地做了報道。”
這次談話,也影響了池敬嘉此后的創(chuàng)作之路。他開始將目光更多地投向福州這塊擁有豐富歷史文化寶藏的土壤。2013年,池敬嘉花了20多年研究、創(chuàng)作完成的以黃乃裳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出版。這與習近平對黃乃裳的關注,以及鼓勵池敬嘉進行這方面的創(chuàng)作,不無關系。
“作為愛國僑領,黃乃裳第一個率領福建移民開拓南洋,推動與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池敬嘉說,習近平在1991年11月召開的黃乃裳開墾“新福州”90周年紀念會上提出,要進一步學習和發(fā)揚黃乃裳先生的愛國主義、艱苦創(chuàng)業(yè)、不懈探索與追求進步的精神,“習書記眼光長遠、開放,現(xiàn)在他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內(nèi)在思路是一以貫之的。”
拓展宣傳文化陣地,奏出時代強音
“如果沒有習書記親自推動,《閩東報》不會這么快復刊。我也不會改變命運,從一個基層通訊員變成黨報總編輯。”回首近30年前艱辛創(chuàng)業(yè)的點點滴滴,已退休10年的《閩東日報》原總編輯王紹據(jù)頗為感慨。
《閩東報》是寧德地委機關報,1952年創(chuàng)刊,1969年由于歷史原因被迫???。改革開放后,省內(nèi)南平等地市黨報相繼復刊,但《閩東報》復刊一直擱淺。
1988年6月,習近平調(diào)任寧德地委書記,他多次在地委會議上強調(diào):任何工作,輿論先行,寧德沒有報紙怎么能行!1989年5月23日,習近平主持召開地委專題辦公會,議定了《閩東報》復刊時間、機構規(guī)格、人員編制、經(jīng)費來源等事項。6月15日,地委專門成立了《閩東報》復刊籌備領導小組。
1989年11月1日,《閩東報》正式復刊。習近平參加了復刊大會,并給各記者站站長頒發(fā)記者站牌匾。他還特地寫了署名文章《堅定方向、弘揚正氣、振興閩東——為〈閩東報〉復刊而作》,發(fā)在第一期頭版頭條,“期望《閩東報》重展當年雄姿,緊扣時代脈搏,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建設社會主義新閩東的宏偉大業(yè)中奏出時代的強音。”
1989年11月8日,復刊一周,習近平又主持召開地委辦公會議,專題研究《閩東報》復刊后亟待解決的人員、經(jīng)費等問題。1990年5月3日,調(diào)離寧德前夕,習近平又專程到閩東報社召開宣傳、新聞工作座談會,看望員工,親切話別。臨行前,他反復囑托報社班子,要把報紙辦好,為閩東爭光。調(diào)離寧德后,他依然牽掛著《閩東報》的成長。每每回憶起此事,王紹據(jù)仍感動萬分,“習近平總書記對《閩東日報》的關心,閩東報人永遠都忘不了。”
復刊《閩東報》是為了拓展宣傳思想文化陣地,提升傳播力、影響力。在寧德,習近平還創(chuàng)設了當時全國絕無僅有的新聞“兩會”制度。時任福建日報寧德記者站站長卓新德是親歷者。
“習近平到任寧德地委書記沒多久,有一天打電話請我到他辦公室商談事情。他開門見山就說,為了加強與福建日報等媒體的溝通,也為了媒體記者了解地委的工作安排和全區(qū)工作進展,是不是可以設立新聞‘兩會’制度?”卓新德回憶,之后敲定的新聞“兩會”制度正式開始運轉。
新聞“月談會”:每月10日召開,由地委負責人介紹一個月的工作安排,重要工作的進展情況、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等;由福建日報記者介紹每個月報社的宣傳要求、報道安排,以及新聞界和群眾對地委工作的意見、建議等。
新聞“通氣會”:每季度最后一個月的20日召開,由地委辦主任向記者通報每季度地委、行署正在抓的重點工作、階段性成果、全區(qū)性重要事件,并當場答復記者需要了解的事情。
“新聞‘兩會’,就相當于現(xiàn)在大家都知道的新聞發(fā)布會。當時,這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僅有的,受到我們新聞工作者熱烈歡迎,也有利于我們更好地獲取信息、開展采訪工作。”卓新德說。
當時,寧德正處于“擺脫貧困”、加快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群眾反映情況、表達訴求比較多,福建日報寧德記者站也成了群眾來訪的“接待站”。為此,地委、行署贈送了一臺原裝進口空調(diào)和一套轉角沙發(fā)給記者站,用于接待群眾。“當時,連地委、行署都沒有這么好的空調(diào),可見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群眾工作和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視。”卓新德說。
1990年4月,調(diào)任福州市委書記后,習近平依然高度重視新聞宣傳工作。在1990年6月4日福州市委、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界座談會上,習近平強調(diào)指出:現(xiàn)代領導需要通過新聞媒介同群眾建立聯(lián)系,任何忽視新聞工作的傾向都是要吃虧的。
習近平說:“新聞界既是益友,又是良師。市委、市府將一如既往保持同新聞界的密切聯(lián)系,同大家一起更好地運用新聞輿論工具,貫徹落實好黨的方針政策。既歡迎大家正面宣傳福州,以鼓舞福州人民的斗志,提高福州的知名度;也歡迎大家指出福州存在的問題,以利于我們改進工作。”
延續(xù)在寧德的做法,1994年10月,福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建立每兩月一次的新聞記者月談會制度,以進一步強化與新聞界的溝通。在當月14日舉行的月談會上,習近平等市領導與記者進行了對話和交流。
在福州工作期間,習近平重視發(fā)揮黨報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的作用,經(jīng)常關心《福州晚報》的發(fā)展,并到報社現(xiàn)場辦公,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1991年1月14日,《福州晚報》上刊登了一則消息《我們也需要一本“福州辦事指南”》,反映群眾對提高機關服務水平的呼聲。習近平看到報道,當即要求有關部門組織人員編寫。僅用一個多月時間,就編寫完成了26萬字的《福州辦事指南》和19萬字的《福州市民辦事指南》,當年6月出版,大大方便了外商投資經(jīng)商和市民辦事,真可謂是“一冊在手,辦事不愁”,很多老百姓豎起了大拇指。
對于省委機關報《福建日報》,習近平更是關愛有加,在關心、支持福建日報新聞宣傳工作,為黨報事業(yè)發(fā)展排憂解難的同時,還身體力行為《福建日報》撰稿。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習近平在《福建日報》上共刊發(fā)32篇署名文章,包括詞作《念奴嬌·憶焦裕祿》、詩作《七律·軍民情》、謀劃福州發(fā)展的思考《再造一個“金三角”》和《關于擴大開放的思考》、總結“晉江經(jīng)驗”的《研究借鑒晉江經(jīng)驗,加快構建三條戰(zhàn)略通道》等。
1990年12月,習近平在同記者座談時說,“《福建日報》是我最喜歡讀的黨報之一,是每天必需的‘早餐’”。他說,黨報黨刊始終是我們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黨和政府的喉舌,也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聲音。各級各部門和干部群眾要把黨報黨刊作為自己的良師益友,在閱讀、學習中了解全局、掌握政策、提高認識、指導工作。
《福建日報》創(chuàng)刊50周年、60周年,習近平不論是在地方,還是在中央工作,都發(fā)來賀信祝賀、鼓勵。2002年8月25日,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掛牌成立,出差在外的時任省長習近平特地發(fā)來賀信,希望福建日報“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強、業(yè)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新聞工作隊伍,做強做大報業(yè)集團,不斷擴大影響力,把報業(yè)集團建成我省宣傳戰(zhàn)線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的主力軍和主陣地”。
對廣播電視事業(yè),習近平也很關心,多次接受福建電臺、電視臺的采訪,縱論福建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
2002年7月31日,福建省“十五”期間社會事業(yè)重點建設項目——福建廣播電視中心開工建設,時任省長習近平出席開工儀式,并為中心工程培土奠基。2011年1月1日,福建廣電中心正式啟用,全省廣播電視硬件設施水平躍上一個新臺階。
責任編輯:葉朝玉